男子疑接受針灸染食肉菌須截肢 中醫處所環境樣本檢測出甲類鏈球菌

發佈日期: 2025-04-29 18:47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一名男子懷疑接受針灸時,感染甲類鏈球菌,併發壞死性筋膜炎,即俗稱食肉菌感染,要切除左下肢。

該名47歲男子,本身有長期病患,截肢後仍在瑪麗醫院留醫,情況穩定。

衞生防護中心指,他在潛伏期間沒有外遊,亦沒有傷口,或其他造成皮膚破損的創傷,家居接觸者亦沒有病徵。

經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他本月6日意外扭傷,出現左邊臀部疼痛,左小腿及腳麻痺,之後幾天,先後到上環及銅鑼灣接受兩名註冊中醫師,共做了三次針灸治療。本月11日出現發燒,左腳大腿疼痛,同日到港島區一間私家醫院求醫,臨床診斷為壞死性筋膜炎併發敗血性休克,翌日轉送瑪麗醫院,本月13日接受左下肢截肢手術。

衞生署到過銅鑼灣事主接受針灸的處所調查,在一個環境樣本檢測出甲類鏈球菌,與患者樣本屬同類型,並懷疑有中醫師未有嚴格按照感染控制程序,進行針刺,調查仍在進行。

衞生署表示,如懷疑涉及的中醫師,有專業失當行為,會考慮將個案轉介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跟進。

至於事主在中環接受針灸的處所,衞生署多次到訪都未見營業,會繼續跟進調查。


【延伸閱讀:甲類鏈球菌感染】

甲類鏈球菌,即化膿性鏈球菌,是一種存活於咽喉和皮膚上的細菌。有些人可帶菌而沒有任何病徵,有些則可能會出現不同嚴重程度的感染。絕大多數甲類鏈球菌感染只會引起輕微及常見的疾病,例如喉嚨痛(又稱鏈球菌咽喉炎),膿皰瘡等皮膚感染和猩紅熱。在少數情況下,甲類鏈球菌會導致嚴重甚至致命的疾病。

甲類鏈球菌感染在全年任何時間皆會發生。然而,外地數據顯示鏈球菌咽喉炎和猩紅熱在冬季及春季較常見,膿皰瘡則在夏季較常見。

甲類鏈球菌感染一般會引起輕微不適,症狀包括喉嚨痛、頭痛、發燒和皮疹(猩紅熱),而膿皰瘡的症狀包括泛紅和痕癢的皮瘡,以及黃色的結痂。至於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根據受影響的身體部位,可出現其他症狀。早期病徵包括高燒、發冷、頭暈、噁心和嘔吐、嚴重肌肉酸痛、及傷口部位疼痛加劇、出現腫脹和發紅。如出現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嚴重症狀包括低血壓、心率過快、呼吸急促,甚至器官衰竭的情況可以很快出現。

資料來源:衞生署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