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塑|有酒樓料次階段或要推遲 環保組織倡政府考慮補貼商戶

發佈日期: 2025-04-26 18:5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未就管制即棄塑膠法例第二階段,制定推行的時間表。有酒樓負責人表示,曾試用多項替代餐具和餐盒,但質素不理想。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法例,實施逾一年,食肆堂食和外賣也不能提供塑膠飲管、餐具。政府在前年立法時,曾預計會在今年實施第二階段「走塑」,亦即飯盒、杯、杯蓋等餐具,都要全面改用其他物料取代塑膠,市民又準備好沒有?

梁女士說:「因為紙若裝湯會有點難度,你用紙杯也試過買完回來,浸得久也會溶,一捏下去連蓋也飛走。」

張先生稱:「最好換掉它(膠盒),那不是太好、不太環保。」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就指,未就推展時間制定硬指標,表明要「試過先做」。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出:「今年中找些大型餐飲業,與我們做試驗,試外面替代品情況。在這謹慎些,找到好些的替代品才全面強制推行。」

有連鎖酒樓負責人表示,已因應第二階段開始試用替代品,包括由粟米澱粉和蔗渣等材料製作的環保餐盒,成本與膠盒相若,但對品質就不太滿意,估計第二階段「走塑」可能要推遲。

酒樓負責人梁振華認為:「如果盛載咖喱牛腩飯,有芡汁又熱,你知道那些盒一熱,就較易分解(軟化),就要很小心。現時我們試了幾樣,都是強差人意的,我認為現時的成熟程度僅四、五成。」

有環保組織就認為,政府和食肆都需要更積極「走塑」。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表示:「一日未有法例,可能他們(未必)用心盡力尋找一些合適的替代品或方案,他們都未必會盡全力做,再加上一些政策推動的力度,很多也不夠很大的恆心或決心的感覺。」

他建議政府可以考慮補貼商戶,向使用環保餐具的市民提供折扣或現金回贈,鼓勵更多人參與「走塑」。


【延伸閱讀: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

為從源頭減少使用即棄膠餐具, 以減低塑膠污染對海洋生態及人類健康的影響及減緩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於2021年7月就「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 合共收到8,000多份意見書,當中超過九成的意見贊成立法分階段管制。

與管制相關的《2023年產品環保責任(修訂)條例草案》已於2023年10月18日獲立法會通過,並已於2024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開始實施。

即棄膠餐具泛指全部或部分由塑膠製成,設計僅供一次性或短時間使用的飲食器具。塑膠指包含聚合物組成的物料,當中可能加入了添加劑或其他物質。擬納入管制塑膠物料包括:

1. 傳統塑膠
2. 氧化式可分解塑膠
3. 生物降解塑膠
4. 塑膠淋膜

但不包括:
未經化學改性的天然聚合物(例如植物纖維)、或只作為添加劑的非結構性聚合物(例如黏合劑、油墨、黏結劑等)。

資料來源:環境保護署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