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塑|謝展寰:首階段取得成效 暫未知第二階段實施時間

發佈日期: 2025-04-26 12:0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認為,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法例取得成效,改變市民使用即棄餐具的習慣,他又表明,局方暫時未就第二階段「走塑」,制定推行時間表。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法例,實施逾一年,食肆堂食和外賣都不再提供塑膠餐具,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認為,法例取得成效,市民已習慣自備餐具盒,形容風氣改變了。

至於第二階段「走塑」,飯盒、杯、杯蓋等都需要,改用其他物料取代塑膠,新規定何時執行?謝展寰指未就推展時間制定硬指標,表明要「試過先做」。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盛湯紙蓋很容易脫、倒出,一些浸久了會變軟。今年中找些大型餐飲業,與我們做試驗,試外面替代品情況。在這謹慎些,找到好些的替代品才全面強制推行。」

另外,對於運輸及物流局早前建議,增加電動車牌費,最終加至汽油車七成水平,謝展寰認為使用電動車是大趨勢,即使牌費上升,都不會減低市民換車的意欲。

謝展寰指:「我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當然希望多些地方推動電動車,燃油價格優勢仍在,電動車駕駛時更舒服,技術更先進,這些優勢仍在,我覺得電動車發展主流不會改變。」

他又提到北部都會區的開發,局方正考慮洪水橋/厦村,及新田科技城的區域供冷系統改由私人承建,可為庫房節省400億元工程開支。至於承建商參與興建的規模和具體如何執行,就會與發展局再商討。


【延伸閱讀: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

為從源頭減少使用即棄膠餐具, 以減低塑膠污染對海洋生態及人類健康的影響及減緩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於2021年7月就「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 合共收到8,000多份意見書,當中超過九成的意見贊成立法分階段管制。

與管制相關的《2023年產品環保責任(修訂)條例草案》已於2023年10月18日獲立法會通過,並已於2024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開始實施。

即棄膠餐具泛指全部或部分由塑膠製成,設計僅供一次性或短時間使用的飲食器具。塑膠指包含聚合物組成的物料,當中可能加入了添加劑或其他物質。擬納入管制塑膠物料包括:

1. 傳統塑膠
2. 氧化式可分解塑膠
3. 生物降解塑膠
4. 塑膠淋膜

但不包括:
未經化學改性的天然聚合物(例如植物纖維)、或只作為添加劑的非結構性聚合物(例如黏合劑、油墨、黏結劑等)。

資料來源:環境保護署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