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醫院數年前引入北歐健步行 慢性病患者稱訓練後肌肉變得有力

發佈日期: 2025-04-19 16:46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東區醫院五、六年前引入北歐健步行,幫助慢性病患者,培養長期運動習慣。

物理治療師說:「我們右手沉下去、右手拿高、左手沉下去、右手沉下去。」

他們這個星期六在東區醫院,跟物理治療師先做熱身。

物理治療師稱:「我們一起提起右腳,向前踢、向後踢。」

40多人由50至91歲,準備一起北歐健步行。跟一般走路不同,像滑雪般要用兩支杖幫手,這是源自芬蘭越野滑雪選手夏天用來訓練的運動。

東區醫院資深物理治療師丘惠明指出:「上身的肌肉,我們膊頭、胸口背肌,基本上都會在北歐健步行上用到。而普通的步行主要都是用下肢的肌肉比較多。另一樣就是,我們用北歐健步行杖的時候,左右手的協調、腳的協調,所以比普通行路時,大家想的步驟要多一點。」

訓練四肢的左右協調,是北歐健步初學者的重要的一步。

東區醫院2019年起推廣,由最初的六人到現在超過160人,這項運動適合糖尿病、柏金遜和關節痛病患者等學習。

丘惠明表示:「一些慢性病的病人需要,去培養一種長期的運動習慣,只要你懂得行,可以拿著兩支柺杖便行,所以病人剛開始,我們都鼓勵他們在走廊或者公園附近平台行,再慢慢行遠。」

有類風濕關節炎的Patty,是其中一個最早來學的病人。覺得經訓練後,肌肉變得有力,整個人更健康。

北歐健步者Patty表示:「我參加了之後 ,覺得這個運動真的幫助了自己。我們有些同學上了年紀,難度是在,這裡不過每個都會知道,運動真的是對身體好,其實這個理念才是最重要。」

院方建議想參與的人,經醫護評估後,每周用至少150分鐘進行運動。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