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環署將多用大型滅蚊機器及研機械狗滅蚊 緩解人手緊張
發佈日期: 2025-04-19 09:01
港澳



政府面對財赤,食環署稱未來會多用大型滅蚊機器,甚至研究用機械狗滅蚊,彌補緊張人手。而近年蚊患指數無惡化,反映防蚊措施有效。
所謂的大型滅蚊器,就是這一部,每次可以盛載70公升滅蚊藥水,透過霧化,可以大面積地噴灑超低微量藥水,由職員遙控它的行動。
食環署高級衞生督察(潔淨及防治蟲鼠)黎庭邦說:「以往防治蟲鼠工人,需使用背負式超低微量噴灑器,要揹在工人背脊。藥水有一定重量,依靠工人徒步去指定地點,做超低微量噴灑,有了這部機就可以靠電動機械,將藥水噴灑到指定位置,如叢林等特別地形,覆蓋範圍更廣更遠。」
署方暫時引入5部,視乎情況輪流在各區使用,形容滅蚊成效理想。
同時亦應用這些,他們叫做「蚊子陷阱」的黑桶,裡面的液體一經雌蚊沾到,再飛到積水位置,就能自動殺死蚊的幼蟲,雌蚊過幾天亦會死亡。
這些新工具都能節省人手,在政府面對巨額財赤下,未來會否應用更多?
黎庭邦指:「透過部署新的科技,例如好像剛才提的『蚊子陷阱』,更加推廣,廣泛應用大型機械噴灑器,從而彌補資源緊張地方。」
近年接連有政府部門都試用「機械狗」協助執行任務。黎庭邦稱他們亦正跟機電署研發將滅蚊藥水放在「機械狗」身上,以便到更偏僻或更刁鑽地方滅蚊。
至於本港蚊患趨勢,今年天氣剛回暖,有份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其64個監察地區的誘蚊器指數,都是處於最低一級水平。
而去年6月夏季時達最「高峰」時,全港就錄得百分之14,屬二級水平,即廣泛分布,但當局稱相比2022年,已是近年以來最低。
食環署今年分三期進行全港滅蚊運動,包括到各區街市、熟食中心,以及不同街道及後巷進行一連串清除積水及防蚊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