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指難料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何時發生 港人遊日應留意防災訊息

發佈日期: 2025-04-18 09:02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復活節長假期,不少人會到日本旅遊,有人關注發生大地震的風險。有學者認為,日本政府提高大地震概率,不代表短期風險提高。

日本政府將未來三十年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的概率,由七成提高到八成,有可能引發最高逾30米海嘯,造成約30萬人死亡。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近日亦發出「重要通知」,提醒在日中國人注意防範地震災害,適當儲備糧水。

有經常到日本旅遊的港人指會小心些。

港人旅客許太表示:「有漫畫說7月5日會有海嘯、地震等,所以這次後就暫時不去。」

內地旅客邱小姐指出:「有空餘時間可以來玩,覺得應該發生的概率應該不那麼大吧。」

有在日本居住的華人表示,向來都有防範地震的準備。

日本華人王同學稱:「其實我也很擔心,但是(學校)有定期的演習,漸漸習慣,如何逃生之類的已經刻到腦海裡。」

南海海槽位於日本以南,大約由東京對開伸延至九州。因海槽以南的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約5厘米的速度,衝向海槽以北的歐亞板塊下方,力量積聚及釋放造成地震。

南海海槽對上一次八級或以上的地震,是79年前的昭和南海地震。有學者表示,八級或九級以上的地震,能量累積一般要90至150年。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張健說:「如果說90年發生一個地震,那麼大家覺得可能這一輩子都遇不到一次,那我把它放到30年,這樣的話就可以讓大家在心理上,有一個預警的暗示,這個時間軸是很長的,所以大家不要過於恐慌。」

他表示,難以預測地震在哪一年發生,但日本也在地震帶上,港人旅遊時亦應留意當地的防災訊息。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