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網購騙案按年升近三成 有人為買演唱會門票一個月內被騙近百萬元
發佈日期: 2025-04-17 06:00
港澳



警方稱,去年網購騙案按年升近三成,總損失金額就升近九成,至逾3.5億元,當中有人為買演唱會門票,一個月內轉帳250多次,被騙去合共近一百萬元。
機不離手的年代,網購越來越盛行,但陷阱亦越來越多。警方稱,去年錄得近1.2萬宗網購騙案,按年升近三成,涉款逾3.5億元,平均每宗損失約3萬元。
個案中一成半跟演唱會門票有關,涉款1,800萬元。損失最大的一宗,涉及一名40歲女子,去年4月至5月經通訊軟件Telegram購買演唱會門票,但收不到門票,本身已被騙去300元。
其後再有自稱娛樂公司的職員聯絡受害人,誘使她以優惠價購買多張門票,最終女事主一個月內被騙去近100萬元。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說︰「在2024年,我們看到一個顯著的分別,香港有不少演唱會和大型活動舉行,直接令一些涉及演唱會門票或大型活動相關門券的騙案有上升。」
警方稱,整體逾一半網購騙案涉及三種常見行騙手法,當中逾四成是假冒正規商家,在社交平台Facebook專頁,並聘用打手給予好評。警方提醒,假的專頁一般只經營很短時間,管理人員來自不同地方。
另一種是透過拍賣平台Carousell假扮買家,要求賣家先提供電郵地址,再向他發送一個釣魚連結,誘騙他到一個虛假的Carousell交易平台,並要求輸入銀行帳戶資料,從而用當中資料轉走戶口的錢。
亦有騙徒以空頭支票方式入數。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總督察梁以德表示︰「應小心查閱銀行帳戶的結餘、帳面結餘或戶口結餘,可能包括並未結算的支票或交易款項。」
警方表示,未來會與金管局和各大銀行溝通,擴大「防騙視伏器」的應用,審查可疑的銀行帳戶,減少傀儡戶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