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入夜後沙塵情況稍為好轉 料未來一兩日廣東能見度仍較低

發佈日期: 2025-04-14 23:0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乾燥大陸氣流繼續帶來沙塵天氣,多區空氣質素健康風險一度達嚴重水平。天文台預測未來一兩天,廣東地區能見度仍然較低。

晚上到山頂觀賞夜景,拍攝出來的畫面可能會有點矇矓,像披了一層薄紗。沙塵天氣連續第二日影響本港,晚上情況已經稍為好轉。

最差是在黃昏六時,當時全港15個一般監測站及3個路邊監測站,有14個錄得空氣質素健康風險達嚴重水平。入夜後,大部分地區已回落至甚高水平。

維港日間能見度維持約六至十公里。天文台總部中午前,能見度只有五公里,相對濕度在下午維持百分之40或以下。

天文台表示,內蒙古有沙塵暴,沙塵隨東北季候風南下,本港吹輕微至和緩偏北風,令懸浮粒子較易於空氣積聚。

天文台科學主任林沁宜指出:「沙塵濃度在南下過程逐漸稀釋,但受乾燥大陸氣流及沙塵天氣影響,香港部分地區能見度較低。」

有呼吸系統科醫生指,沙塵屬PM10懸浮粒子,直徑10微米或以下,高風險人士要留意。

呼吸系統科醫生曹忠豪稱:「大的粒子多數會在喉嚨或上呼吸道滯留,會引起咳嗽、喉嚨不舒服的症狀。如年紀大、有長期病患的或小童,屬高危群組,如要在戶外工作就配戴口罩,PM10口罩都能幫忙,就不應在室外做很帶氧性,如長跑運動,就好像吸塵機將塵吸進去。」

天文台預測,未來一兩天能見度仍然較低,到本周中後期,一股偏南氣流逐漸影響沿岸地區,天氣較為潮濕。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