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署引入機械狗等加強防洪 極端天氣下增緊急應變隊伍數目清理淤塞渠道
發佈日期: 2025-04-14 18:46
港澳



雨季即將來臨,今年全港降雨量預計屬正常至偏高水平,渠務署防洪工作會應用更多科技,包括引入機械人、機械狗。
這部強力排水機械人,造價約100萬元,叫「龍吸水」,每小時最高排水量800立方米。履帶設計可以在不同環境工作。連同其他幾部排水機械人,將在雨季隨時候命。
渠務署署長莫永昌表示:「一般來說,水浸的界定是100毫米或以上,我們覺得要採取行動,考慮是否需要出動機械人,因為始終機械人只得四、五部,全港如遇到特大暴雨時,如何分工?如何排優次呢?這是我們今年需要學習的地方。」
渠務署引進的,還有這三款清淤機械人,讓前線人員在岸上遙控,在水中挖走淤塞物;檢測機械狗、「聲探」等等,就可以深入渠道進行檢查。
渠務署稱,受土地發展及氣候變化影響,加上后海灣海水倒灌及極端暴雨,元朗區水浸風險明顯增高。
署方前年5月展開元朗防洪壩計劃,包括在元朗明渠,建造自動防洪屏障與水泵房等設施,將首次採用排水量達每秒50立方米的超級排洪泵,工程預算費用為46.4億元。
渠務署總工程師(工程管理)何家儀稱:「如果元朗防洪壩工程完成後,正如剛才所說,當潮位到某一個高度時,防洪壩就會關閉,潮水不會經過明渠湧到元朗市中心,因為在河口已把潮水閘住。」
這個計劃,除了防洪工程外,亦會美化明渠兩旁牆身及沿河設施。工程會分階段進行,預計2030年完成。
渠務署引述天文台預測,今年全港總降雨量介乎2,100至2,700毫米,屬正常至偏高水平。除了引進新科技,署方在極端天氣下,緊急應變隊伍數目將由160隊增至180隊,在全港檢查和清理淤塞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