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檔案|聾人升大學困難重重
發佈日期: 2025-04-13 09:13
港澳



聾人及聽障人士因為聽力局限,要升讀大學並不容易,目前只有少數大學為他們安排手語傳譯。聾人及聽障人士聽不清、說不明,如何學習呢?
深度聽障的Anita,四年前報讀教大的教育學士課程,面試時再三向校方確認有手語傳譯。但到開學後,她說學校表示改了政策,只提供透明口罩、無線調頻系統及字幕機,同學亦會提供筆記。試過兩、三星期效果不理想,校方就建議Anita退學。
Anita說:「聾人讀書的機會其實已經很少、很困難,我很努力讀書,一心以入這所大學為目標,因為我知道這所大學有手語翻譯安排,到我成功入學才發現,沒有翻譯安排,不要緊,我忍耐,但你叫我退學,我真的很難接受。」
多番爭取,校方最後提供四個科目的手語傳譯,其餘的十多科,Anita透過獎學金及借貸等,籌得二十多萬傳譯費用,才能完成課程。
教育局數字顯示,過去五年,每年只有不足一百名聽障人士,成功入讀教資會資助的全日制副學士及學位學士課程,今個學年就有97名聽障人士。
教資會每年共撥款6,750萬予八間大學,支援所有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大學可以自行決定如何運用這筆撥款。
同樣是深度聽障的Marco,需要佩戴助聽器,他一直希望成為律師,但到升讀副學士就發現困難重重。
Marco認為:「手語翻譯是最奢侈,但最少有科技輔助,但得到的回覆都是沒有。因為我讀不到唇,每個講師或教授的口音或嘴形都不一樣,很多時都不知道要溫習甚麼。」
成績不達標,不能夠修讀法律,Marco決定先升讀港大的資訊管理學士。其後他終於獲校方安排手語傳譯,成績大有改善,他亦計劃今年畢業後,再次向律師路進發。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