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摩擦恐加重跨境到內地買藥成本 藥劑師指關稅暫不影響藥價
發佈日期: 2025-04-11 19:47
港澳



本港有危疾病人到內地購買藥物,價錢較本港購買便宜,有病人組織擔心,貿易摩擦會加重醫藥成本。本港藥劑師學會指,關稅暫不影響藥價,而美國以外亦有不同代替來源。
美國掀起的貿易戰不斷加劇,中國「反制」,美國貨進口中國會收逾一倍關稅。有病人組織擔心,跨境在內地購買藥物的病人,日後有可能要捱貴藥。
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指出:「若藥價因關稅原因,導致病人沒法負擔,唯有用早年的治療方案,可透過化療控制病情。」
內地買到的藥物,近年由國家醫療保障局統一向藥廠採購、以量換價。有本港藥劑師相信加徵關稅,內地的藥價都不會立刻飆升。就算進口政策有變,除了內地自行研發生產,美國以外亦有不同代替來源。
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表示:「歐洲進入中國的藥物都有,如法國、英國等,也有其他藥物進入中國。若美國的藥較貴時,醫生會選擇其他品牌使用,只要那款藥適合針對該疾病。」
美國藥物進口本港維持「免稅」,藥劑師又指,一旦內地及本港藥價差距縮窄,本港或有新商機。
蘇曜華說:「不排除有病人來香港採購藥物,屆時可能內地居民來港看醫生,向一些私家醫生在港買藥服用,有機會發展出來。」
有藥劑師亦指,若長居內地的港人已買內地社保,可繼續以較低價錢買藥。
國家藥監局2020年推出「港澳藥械通」,在大灣區有45間指定醫療機構,亦可繼續用到在港註冊的49種藥物。
醫管局回應指,除非美國進一步限制藥物,或醫療用品出口,影響全球供應鏈,否則不會對本港相關供應構成重大影響。局方亦有儲備足夠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