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首艘電動渡輪投入試運 有乘客指航行時較傳統燃油船寧靜
發佈日期: 2025-04-07 15:10
港澳



由政府全額資助、本港首艘電動渡輪投入試運。
渡輪名為「新明珠39」,由新渡輪營運,試行來往北角至紅磡及九龍城兩條港內線非繁忙時段班次。有乘客指,新船艙空間感較大,航行時相對傳統燃油船寧靜。船公司未來會視乎試行進度,逐漸增加至每周行三天。
渡輪長約35米、外型像海豚,可載約400名乘客,比傳統渡輪多1.5倍。船身由碳纖維製造,重量比傳統渡輪少約百分之70,減少能源消耗。
政府早前撥款3.5億元,全額資助四間渡輪營辦商,分別建造四艘電動渡輪,除了新渡輪,還有天星小輪、富裕小輪,以及珊瑚海船務。
【延伸閱讀:電動渡輪】
電動渡輪「新明珠39」全長約35米,可載400名乘客,比現時行走該航線的傳統渡輪載客量大。
外觀更有別於傳統渡輪,「新明珠39」採用首尾左右對角對稱的設計,以「海豚」作外觀造型設計,在維港內航行時仿如穿梭的海豚。船身採用碳纖維的輕質物料,以減少船隻的重量約70%,從而減少能源消耗。
另外,船內設置洗手間、行李架和單車架等設施,為乘客帶來更舒適的維港體驗。
政府於今年六月及十月分別公布《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及《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其中一項主要措施是推動使用新能源渡輪。
政府預留3.5億元,資助渡輪營辦商建造電動渡輪和相關充電設施,以及在24個月試驗期內操作電動渡輪所涉及的營運、保養和維修開支。
參與試驗計劃的四條港內渡輪航線包括:新渡輪來往北角至紅磡的航線;珊瑚海船務來往西灣河至觀塘的航線;天星小輪來往中環至尖沙咀的航線;以及富裕小輪行駛啟德、紅磡、尖沙咀、中環及西九龍的水上的士。
資料來源:環境及生態局facebook、政府新聞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