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調查指學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娛樂情況加劇 學者憂引起精神問題
發佈日期: 2025-04-06 13:42
港澳



政府大型調查顯示,學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娛樂情況加劇,有學者稱會引起精神問題,虐兒情況亦可能增加。
衞生署日前公布的學童健康報告顯示,2023/24年度,小學生日花至少兩小時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娛樂的人數比例稍為下降,但仍比疫情前高,中學生按年就有上升。
有醫生引述其追蹤調查發現,長時間用電子產品,會令學童眼球拉長,有機會出現視網膜脫落、黃斑病變,以及青光眼等一般老年人才出現的眼疾。
有學者就稱,若用電子產品娛樂的時間,多過用來學習的時間,焦慮、抑鬱等精神問題相對較多。
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有很多青少年、少女喜歡將事情上載至Instagram上分享,受別人的品評,導致很大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在網上逗留時間越久,有很多不合適用家的資訊出現,不但影響自己的精神健康,影響跟別人的關係。」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指出:「網上涉及小朋友性罪行,加上網上欺騙、網上欺凌,嚴重性一直急速惡化。(社署數據庫)多了很多新型罪行,包括虐兒個案,很多在網上發生,甚至中間有傳統施虐者並非身邊家人。很多時因為網上遊戲,因為互動關係,結識了很多陌生人,當然有心欺騙小朋友的人。」
葉兆輝就建議仿效其他地方,加強電子產品規管,例如若遊戲軟件造成負面影響,其開發商要繳納額外稅項作為補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