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檔案|香港發現恐龍化石 助探索遠古生態奧秘
發佈日期: 2025-04-05 11:46
港澳



香港去年公布首次發現恐龍化石,引起不少人對遠古世界產生興趣。有本地學者致力研究古生物化石,探索生物演化過程。
研究恐龍的文嘉棋,這天去發現恐龍化石的赤洲考察,這個島的岩石是在恐龍時代形成。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說:「這些沉積岩,一層層的石,有機會找到恐龍化石。西貢荔枝莊也有,對面八仙嶺整座山都是沉積岩。」
文嘉棋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取得古生物學博士學位,十多年前回港開展恐龍研究。他更研發出鐳射螢光成像技術,令化石上肉眼看不到的軟組織發光,從而研究古生物的身體結構及飛行能力演化。
文嘉棋指出:「骨的邊緣可能保存了皮膚、羽毛,例如翼龍、蝙蝠,牠們如何演化飛的功能。」
遠古化石與現代人生活可以很近,一些建築石材中,偶爾會找到化石的蹤影。
古生物化石工作者龍德駿稱:「暫時在沙田站找到唯一一個菊石化石,來自其他地方出產的磚,並非香港出產。」
龍德駿早在2000年開設網站,分享化石資訊,六年前在旺角開設工作室,放滿來自世界各地的化石珍藏,希望讓更多人接觸到化石。
龍德駿表示:「讓我們知道以前有甚麼生物,我覺得好像時光機,看看以前的世界。」
部分在赤洲出土的恐龍化石,目前在香港文物探知館展出,專家未來會鑑定恐龍的品種,及研究香港和鄰近地方的古生態面貌。
古蹟辦一級助理館長(考古保存)李曉慧說:「河源這個地區距離香港約200公里,最知名的是恐龍蛋,多達數萬隻,亦有恐龍化石出土。我們想建構香港的恐龍故事之餘,廣東地區、大灣區的恐龍會否有關聯。」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