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郵政暫維持美國郵遞服務 不會代收所謂關稅
發佈日期: 2025-04-03 17:59
港澳



美國取消內地及香港小額包裹關稅豁免,特區政府強烈不滿美國對港加徵所謂對等關稅。香港郵政表示,會暫時維持寄件美國的服務,但不會代收所謂關稅。進出口業界指會打擊電商。
美國在二月曾一度指拒絕接收香港寄出的包裹,其後撤銷限制,最新措施是要徵稅。在中環郵政總局,未見貼出通告交代新安排。有人指無必要,都不會再寄件到美國。
Pavel Sembera稱:「我有一些朋友在美國,但我不會向他們寄件,我沒有理由如此做,因為我覺得在美國發生的事是錯誤的。」
根據美國新措施,由中國內地及香港寄出的小額包裹,下月二日起取消關稅豁免,價值800美元以下要徵收貨品價值三成,或每件25美元的關稅,六月起更會加至每件50美元。
有進出口界指,措施打擊不少香港電商,將內地貨品轉運至美國時,要報關又要交額外費用和稅款,令廉價商品競爭力大減。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表示:「人人都在想辦法,產品可否在中國以外採購,至少短時間內保持電商品牌,譬如有些找到在東南亞採購,當地生產從而出口去美國,但明顯最大量是中國出口為主。所以他們都很惆悵,有否可能將美國(市場)減半,在美國以外增加生意,例如去中東,但美國(市場)真的很大,在成本及生意量上沒法相比。」
他又指即使商家考慮到美國設廠,亦需至少一年以上部署,估計短期增加的成本會轉嫁給美國消費者承擔。
【延伸閱讀:對等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全球貿易夥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並設最低稅率百分之10,他沒有解釋稅率是如何計算,根據分析師和白宮補充資料,美國針對每個國家的關稅稅率,由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要按美國與該國貿易逆差計算出來,特朗普聲稱自己「仁慈」 地再將計算結果減半。
「對等關稅」的基本方程式是:美國與個別貿易夥伴貿易逆差(進口減去出口)除以從該國進口的總值,再加上其他因素,包括「非關稅壁壘」如貨幣操縱或監管差異,即(進口 - 出口) / 進口 + 其他,但具體如何量化這些「其他」因素,特朗普和白宮並未交代。
以中國為例,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為2954億美元,美國從中國進口約5000億美元商品,以方程式計算,就是2954億美元 / 5000億美元 = 百分之59.08。再加上美國指控中國操控貨幣,政府補貼等因素,以及特朗普給予的「折扣」,得出加徵百分之34的結果。
至於其他國家和地區,被視為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非洲萊索托,計算出來的稅率卻最高達到50%,美國傳媒審視白宮發布的清單,發現部分無人島也受「對等關稅」影響,包括位於南印度洋的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為澳洲屬地,距離南極洲比任何其他地方都近,完全無人居住,要徵收百分之10「對等關稅」。澳洲於南太平洋另一外島諾福克島,全島只有2,188人,依靠旅遊業,完全沒有商品出口,「對等關稅」稅率卻高達百分之29。挪威位於北極圈的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總人口約為2,500人,也要徵收百分之10的「對等關稅」,但美國官方並未列出有甚麼進口貨品。
資料來源:美國白宮及綜合美國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