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片區|發展局:收到22份意向書 包括本地及內地發展商

發佈日期: 2025-03-31 20:04
港澳
北都片區|發展局:收到22份意向書 包括本地及內地發展商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政府就北部都會區三個片區開發試點,接收意向書,今日截止,收到22份,包括本地及內地發展商,以及電商物流公司等。恒地、長實、新地、新世界,以及信和等本港主要發展商,都有遞交。

最後一日遞交北部都會區片區開發試點意向書的,包括新世界發展、華懋等十多個財團。政府參考內地引入片區開發模式,加快北都發展,在新田科技城、粉嶺北及洪水橋/厦村試行,面積由12.5公頃至18.6公頃不等。目標今年下半年起陸續招標,粉嶺北及洪水橋/厦村先行,可於片區內發展私人住宅,但要協助政府興建產業及道路等公共設施,預計成本約100至200億元。

五大發展商都有遞交意向書,有業界人士稱只是提交意見,不一定有意發展,又稱留意到去年政府諮詢時,中資企業對項目有興趣,建議政府正式招標時,放棄「價高者得」原則。
 
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李婉茵指出︰「考慮到今時今日香港樓市狀況,以至資金成本、融資難度來計,我認為再用此方式,可能未必很吸引發展商興趣,涉及發展期都很長,加上片區外大型基建配套,尤其鐵路都要長些時間到位。」

亦有議員建議,及早推出項目發展對政府更有利。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表示︰「訂一個較低地價,從而換取將來市道轉好,政府在這方面可以分享利潤。市道不明朗時,肯參與帶動整個發展,令大家信心加強,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大家就要理解。」

他亦建議私人住宅可以先建,有利發展商資金「回籠」,再進行其他公共項目。


【延伸閱讀:「片區開發」模式】

行政長官在《2024施政報告》中提出試行「片區開發」模式,加快北都建設。政府會揀選具規模的地塊,當中包括具商業價值用地和將會提供公共設施用地,由招標投得項目的發展商綜合開發,加強企業參與香港重要發展並使片區提速落成,同時減輕政府的財政支出。

三個「片區開發」試點位於: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佔地約12.5公頃
粉嶺北新發展區佔地約15.9公頃
新田科技城佔地約18.6公頃

政府在2024年12月31日展開市場意向調查,為期三個月,邀請有興趣人士就三個「片區開發」試點提交意向書,政府的目標是由2025年下半年起至2026年期間陸續為該三個「片區開發」試點展開招標工作。

資料來源:發展局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