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護署陸續於11個郊野公園裝智能山火監測器 大霧中都能探測

發佈日期: 2025-03-30 07:17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漁護署陸續在全港11個郊野公園,安裝智能山火監測器,提高偵測山火位置的效率。

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風高物燥容易發生山火,以往監測山火主要依賴肉眼,漁護署派員24小時駐守郊野公園的山火瞭望台,觀測和通報。

為加強防控山火的能力,漁護署獲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撥款,在全港11個郊野公園的山火瞭望台,安裝智能山火監測系統,採用紅外線熱成像、人工智能(AI)技術,偵測火種源頭,監察範圍半徑達到5至8公里,即使在大霧中都探測到。

漁護署郊野公園主任李英銘指:「以往看山火,都是靠有經驗的山火隊隊員,他們能判斷哪些是煙,還是農民燃燒田草產生的煙,抑或是真正的山火。到今天利用科技,好處就是它能幫我們處理一些重複度高的工作,不用24小時有人不停觀察,能夠在火種還很細小時,就已能判斷出那是否山火。」

漁護署首階段已經在大欖、西貢等四個瞭望台,安裝和啟用監測器,會盡力確保範圍內有穩定網絡傳送數據和訊號。

至於餘下的七個監測器,將於明年四月全面投入運作,屆時整個系統,就可以全天候運作監測山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