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今年凍結票價1.45%加幅轉撥明年計算 有議員認為反映機制需檢討

發佈日期: 2025-03-28 18:3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港鐵按可加可減機制計算出來的加幅,未觸動加價門檻,今年凍結票價。不過,這些加幅將連同前兩年未加的百分比,累積留待明年再計算。

港鐵連續兩年加價後,今年維持不變、是四年來第二次。去年12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升百分之3.1,連同通脹率百分之1.4,套進方程式,因應港鐵上年度香港物業發展利潤近103億元,扣減相應的生產力因素百分之0.8,得出今年百分之1.45的票價加幅,但未達百分之1.5觸動調整票價的門檻,所以凍結票價,百分之1.45加幅轉撥明年再計算。

譚小姐說:「都好的,減輕市民經濟負擔,始終交通工具也是經常乘坐。」

郭小姐稱:「希望票價可調整至與其他地方相近,例如內地便宜很多。」

彭先生指出:「我在加拿大那些地鐵服務,差過香港很多,所以我不是幫港鐵,但我覺得已經做得幾好。減價固然好,但可能有負面影響,有一個負增長,亦不是最好解決辦法。」

今年百分之1.45加幅,和前年及去年未處理的百分之1.96延後加幅,亦要留待明年再計算。多名立法會議員均認為反映機制需要檢討。

民建聯新界西南議員陳恒鑌表示:「可加可減機制是指今年的數字,明年就是明年經濟數字計算。若不停滾存,就如市民欠港鐵錢。我們建議未來檢討可修改,變成一年累積,若翌年也加不到,便一筆勾銷。」

香港新方向新界北議員張欣宇說:「港鐵、政府或機構投資者股東,相對緊張及堅決。這是有複利效應,是會影響很多年,因為基數改變了。長遠而言,令他們車務收入及車務支出很難做到自負盈虧,因追不回通脹或成本。」

前九鐵主席田北辰指,要尊重機制,但建議長遠考慮按港鐵整體利潤,定出車費加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