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收費改革|關注組織指擴大減免範圍足夠 有私家醫生料業界無意趁機加價
發佈日期: 2025-03-25 23:00
港澳



當局公布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急症室、普通科、專科門診等都加價。
當局同時放寬費用減免的申請機制,包括資產上限以倍數放寬,預料受惠人數由現時約30萬,增至約140萬。消息相信不會有病人同時受惠三個「安全網」,亦不擔心造成濫用,因為以往都無發現。
為了令更多基層市民納入資助範圍,當局會加強醫療保障,擴大兩個「安全網」,包括降低現時費用減免的申請門檻。其中限額的計算,由家庭入息中位數上限的七成五,調高至百分百。一人入息限額會調高至中位數的百分之150,換言之,他的入息限額會由每月近8,000元,加至近1.6萬元。若果是三人家庭,就由每月2.7多萬元,增至約3.6萬元的限額。
資產限額就改為跟隨申請公屋的資格,以三人家庭為例,若無長者,限額由約12.8萬元,增至約51萬元。有兩名長者的話,就增至84萬元,放寬近一倍至三倍。
減免的範圍及期限亦會擴大,有效期由現時最長12個月,擴至18個月。現時65歲以下人士,若有感冒等偶發性疾病,要使用普通科門診,只能逐次豁免,將來變成可持續一段時間豁免。
而加強支援危重病患使用藥械方面,相關申請資格亦會放寬,讓更多中等收入家庭,病人獲自費藥械資助,有關注病人組織認為擴大的範圍足夠。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說:「究竟有否足夠社工人手,包括醫務社工,包括地區家庭服務中心社工,是否有足夠人手處理新增的申請?這方面政府要再看清楚前線的人手。」
今次改革其中一個目的,在於將輕症分流。有私家醫生相信,主要是部分急症室輕症病人分流到私家醫生,相信業界有能力應付,無意趁機加價。
醫學會會長鄭志文指出:「專科醫生或需要做檢查時,根本與醫管局收費上限500元不能相比。所以不會多了病人過來,也沒有加價可能性。急症室的人看私家醫生,每天所流出的病人實在很少,所以不會有加價誘因。」
但他擔心將來私家醫生若轉介病人到急症室,最終因為被列為非危急,要付400元而引起爭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