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收費改革|急症室等最快明年元旦起加價 設封頂機制保障長期病患
發佈日期: 2025-03-25 23:00
港澳



當局公布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急症室、普通科、專科門診等都加價,同時會有豁免,亦引入「封頂」機制,保障長期病患者等。最快明年一月一日起分階段推行,期望五年完成。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以及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等,中午交代詳情。
當中急症室按緊急程度,分兩級收費,危殆、危急病人免費,其餘三級由現時劃一收180元,增至400元,加幅1.2倍。
普通科門診由每次50元包藥費,加兩倍加至150元,每種藥另外收5元,只包四星期的藥量,要多些的話,需再付錢。專科門診、首次求診、覆診劃一加至250元,每種藥20元,藥量同樣是四周。
至於電腦掃描、磁力共振,以及病理檢驗,由免費變逐項收費,最多收500元,超聲波檢查加至250元,若屬緊急就可免費。
住院方面,若是急症增至300元一天,包所有檢查、藥費,入院費變免費,非急症就增至200元一天。老人科日間醫院、普通科社康護理服務等都有加價,精神科日間醫院就變免費服務。
當局會設封頂機制,除自費藥,每名病人每年收費上限是一萬元,以助長期病患等,預計約七萬人受惠。政府初步估計,若求診人數不變,每年額外多30億元收入。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稱:「改革所有的額外收入,會全數投放在公營醫療服務中。今次改革是有加有減,加的是加強對貧、急、重、危疾病病人的保障,減的是減少浪費。上次收費調整已經在2017年、即8年前,換句話說,今次檢討可說是姍姍來遲,是必須。」
當局強調目標是五年後,將政府對公立醫療服務的整體補貼比例,由現時約九成七,減至約九成。這次調整收費後,補貼比例只是減至九成四,是否意味未來一定再加,市民自付更多?
盧寵茂指出:「環顧全球很多地方,那個(市民)共付率要百分之十,甚至更高,所以我們考慮過一個合理資助率。」
政府稱每兩年會檢討收費一次,亦即2028年及2030年,當中會考慮多個因素,包括市民負擔能力、是否善用服務等。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