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公立醫院收費|據悉每位病人付費設封頂 每年最多付約一萬元診金連藥費
發佈日期: 2025-03-24 18:30
港澳



公立醫院收費架構改革明日「出爐」,醫務衞生局舉行記者會交代詳情,據了解非危重服務收費都會上調。為減輕長期病患者負擔,每名病人門診住院付費有封頂,診金連藥費每年最多支付約一萬元。
政府強調日後資源集中在緊急、嚴重以及有經濟困難病人,這些服務會減價,意味其他服務有機會加價。
為免加價令經常使用服務的病人,如長期病患者,有「疊加」壓力。當局傾向為每名病人的門診住院費設「封頂」機制,每年最多付約一萬元診金連藥費。消息強調做法不會造成誘因,令更多人用公立醫院服務,因為改革前收費更便宜,若要使用,一早已輪候。有醫管局成員支持。
醫管局管治及架構改革委員會成員林奮強稱:「一萬元對一個家庭中位數來說是百分之2點多,會否因為多收你一萬元,你就不去求醫,我想不會。但就可以保障到,如果你是下一個突然患癌,受益的是你,安全網擴大了。」
他強調,現時港府對公立醫院求診者的補貼比例近九成八,已是全球最高。據了解政府調整收費後,補貼比例會減至九成。
林奮強指出:「新加坡到最需要幫助、最低層的人、最窮的新加坡人,政府最多津貼都是百分之80。市民要明白,我們比較全世界『身在福中要知福』。」
至於急症室,消息指按緊急程度分兩級收費,危殆及危急傾向免費,餘下三個級別,收費由現時180元增至約300至400元。
有公立醫生代表認同,新收費水平應跟私家診所看齊,否則難以分流,但會否引來私家醫生又加價,受害都是市民?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主席龍振邦表示:「政府都是發展基層醫療,都是可以幫助部分這類市民,診治不太緊急的病患。」
他強調現時很多新的治療越來越貴,政府撥款增幅未能追上,有必要整合資源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