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人登記中央器官捐贈名冊創新高 盧寵茂籲公眾幫助有需要人士
發佈日期: 2025-03-23 18:20
港澳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目前全港有40萬人登記中央器官捐贈名冊,是歷史新高。
活體肝臟受贈者殷國強表示:「如果你問我,現在我清醒的話,有家人捐贈(器官)給我,我是不接受的,因為我不希望家人,為我冒這麼大的險。」
52歲的殷國強去年因肝病入院,送入病房後已經失去意識,一醒來發現做了換肝手術,捐出肝臟的是他妹妹。
肝臟捐贈者殷敏兒指出:「很危急、其實我還有另一個哥哥,我知道二哥不是太適合,因為他有脂肪肝,有得救而不救、等於見死不救,尤其是自己親人不可能(不救)。」
兩兄妹出席香港移植學會舉辦的器官捐贈者感恩大會,分享自己經歷。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致辭時,提到目前有40萬人登記中央器官捐贈名冊,是歷史新高,仍有進步空間。並以早前的跨境器官移植為例,呼籲公眾幫助有需要人士。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認為:「奇蹟,大家都覺得很難做到,但不是的,只要我們有信心和決心,繼續努力去想,如何幫助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奇蹟是有機會再出現。」
移植學會指過去15年,共有2,163名病人接受器官捐贈,但香港每百萬人只有約3.6名捐贈者,比例遠低於歐美,而目前仍有超過2,600名病人等候器官移植。
醫學專科學院稱,最近成立了器官捐贈專責小組,希望透過宣傳教育,提升市民對器官捐贈的了解,未來亦會研究相關法律,檢視本港是否可實行預設默許機制。
【延伸閱讀:器官捐贈】
衞生署設立一個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方便有意捐贈器官者自願登記,使他們在身故後捐贈器官的意願得以妥為記錄。名冊可以讓與器官捐贈有關的醫護人員在病人身故後得悉其捐贈器官的意願,亦可以讓捐贈者家人知道去世親人遺愛人間的心願。
遺體器官/組織捐贈者的條件:
一般無特別年齡限制
.腦死者(器官功能因著呼吸機及藥物得以短暫維持)可以同時捐贈器官及組織
.心臟停頓死者多數只可以捐贈組織,如眼角膜、皮膚及骨骼
.有關器官或組織之功能良好
.沒有感染嚴重傳染病
.沒有感染愛滋病
.除原發性腦腫瘤,一般癌症患者並不適合捐贈器官、骨骼和皮膚。
可捐贈的器官:
腎臟、肝臟、心臟、肺
可捐贈的組織:
眼角膜、骨骼、皮膚移植
資料來源:衞生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