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菡稱「高才通」人才即使離開本港不會「蝕底」 陳茂波倡培育本地人才

發佈日期: 2025-03-12 21:14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有八萬多人經「高才通」計劃,獲批簽證來港,他指就算這些高才將來離開,香港都不會「蝕底」。

政府推出「高才通」等多個輸入人才計劃,受質疑成效不高,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回應指,「高才通」實施逾兩年,累計批出9萬多宗申請,已有8萬多人獲批簽證來港,最多人從事金融經貿等行業。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我們不預計所有『高才通』人士,都一定留下,好像拍拖一樣,合適就留下,對香港好對他本人也好,如果種種原因不合適就不續。」

被問到是否體驗一下都可以,孫玉菡稱:「都容許的,對香港沒有『蝕底』,他們來港不會拿取福利。」

但翻查資料,教育局2023年7月,批准「高才通」在內申請人子女, 入讀香港官津學校,學費可獲政府津貼。而持香港身份證的高才及其家人,到公立醫院求診,亦可享受港人福利。

行政會議前召集人陳智思認為,政府可制訂指標,衡量人才是否適合香港。

行政會議前召集人陳智思表示:「最終是否吸引適合人才?是否對香港經濟有直接幫助?政府需要想一套方式衡量成效,這個亦是市民大眾,希望見到有標準,而不是單純宣傳,未必有實際效用。」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就指,吸納高才之外,更重要是培育本地人才。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培養本地人才,任何時候都是我們優先,也是最重要的。隨著我們經濟多元發展,例如發展創科、人工智能(AI),我們一時間自己,沒有這麼多人才、亦未培養好,我們要引入才能支持發展。」

他指政府會繼續投放資源,培育本地人才。

【延伸閱讀:補充勞工優化計劃】

為紓緩不同行業人手短缺問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2023年9月4日起接受申請,涵蓋工種如下:

營業代表/售貨員/侍應生/接待員/收銀員/初級廚師/食品加工工人/文員/銀行櫃台員/電腦或打孔機操作員/  電話接線生/ 布草房服務員 / 洗衣工人/  整熨工/ 髮型師 / 貨倉管理員 /裁剪工 /裁床工 /檢查工 /送貨員 /駕駛員 /清拆工 /石工 /噴漆工 /渠工 /補漏工

通過計劃輸入的勞工,僱傭合約以24個月為限,薪酬不得少於本地工人擔任相類職位的每月中位工資。輸入勞工必須按照「標準僱傭合約」受聘,並與本地工人同樣受香港勞工法例保障。

輸入勞工只可在其僱傭合約訂明的僱傭期內為其僱主工作,並且只可擔任「標準僱傭合約」訂明的職位及職務範圍。合約期滿後不可自動續期,並必須返回原居地。

資料來源:勞工處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