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月底起每次派最多24周藥物 擬將減省款項用作引入新藥到藥物名冊

發佈日期: 2025-03-12 07:0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醫管局月底更改派藥安排,每次派發不多於24周的藥物,希望減少浪費。另外計劃將減省的款項用作引入新藥物到藥物名冊,協助更多有需要的病人。

在公立醫院和醫管局轄下診所等,病人取藥每款付15元,一般可獲16周的劑量。不少病人更可一併領取最多夠用一年藥物,足夠下次覆診前使用。不過,本月24日起配藥安排有變。

首階段,所有普通科、專科門診和出院病人定期要服用的藥,例如血壓藥、癌症藥物,最多每次只有24周劑量。之後有需要但又未夠期覆診,就要回去再取。

至於有需要時才服用的藥物,如止痛藥、藥膏等,如醫生開多於28日藥,新限制是系統只會發兩成半份量給病人,即是如果醫生開60日,取藥時會分到15日劑量,但醫生有最終決定權。

醫管局亦表示,這類有需要時服用藥物部分到今年第四季將進一步限制取藥數量,每次上限8周的劑量。局方亦訂下最終目標,領取所有種類的藥物上限都是8周的藥量。

要達到目標,亦要基層醫療系統、即是社區藥房與醫管局配合。

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表示︰「預計要到2026年底,中間會有很多措施施行中,包括鼓勵病人若覆配可以考慮送藥服務,同時考慮用自動配藥機,除了方便病人,亦能減少前線的工作。」

今次改動的目的是減省藥物浪費。上年度醫管局藥物開支131億元,九成二由政府補貼。局方指日後省略到的資金,可以引入更多新療法中昂貴藥物到藥物名冊,讓有需要的病人以優惠價錢,獲更好治療。

鄧耀鏗說︰「我們會透過成本評估小組,跟藥廠商討特別引入專利藥;另外會加強統一採購策略,希望引入更多競爭者,令非專用藥物以合理價錢進入醫管局藥物名冊內。」

醫管局估計新安排下,慢性病藥物分發量會減少一成,其他藥物可派少六成半。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