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品膠樽及紙包盒生產者責任計劃建議 應由社會共同承擔回收衍生開支

發佈日期: 2025-03-10 20:3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環境諮詢委員會討論,飲品膠樽及紙包盒生產者責任計劃建議,認為回收衍生的開支,應由市場主導,並由社會共同承擔。

飲完的膠樽或紙包飲品盒,回收可獲一毫子回贈,會否鼓勵到市民拿去回收呢?

麥女士說:「我不是志在回收的錢,是志在清潔乾淨的意思,回收是可再用,不是為了那一、兩、三毫。」

曾先生指出:「如剛好經過可能會(回收),不經過正常都不會特意去做。」

政府建議的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是由飲品供應商或委託回收營運商,提供飲品膠樽或紙盒回收服務,要設立指定退還點,大型零售店舖亦要設回收點,而每個回收膠樽或紙包盒,要回贈不少於一毫子予市民。首階段膠樽或紙包飲品盒回收率,分別是三成及一成。

環諮會下午開會討論,會上有委員質疑回贈額成效,環諮會指整體認為屬合理水平。

環諮會主席查逸超表示:「我們在會上很關注一毫子算是多還是少,這不是主觀答案、都算客觀。我對於一毫子起點覺得真的可行,我們給予市場主導,市場亦會因整體社會情況,而作更改。」

對於生產商要分擔污染者自付的費用,可能將增加的營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會方強調,正正是要社會共同承擔。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認為回收的誘因,是回收點要方便。

民建聯新界北劉國勳指出:「在多點商場及地方,設置入樽機、飲品盒機,加上零售點時,基本上社區的回收點也見到較齊全,(營運商)完成不到目標就有處罰,所以他們要按目標公布回收的點,從而令回收點更方便,達到目標回收率。」

政府預計上半年修例,2027年落實。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