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院兩名嬰兒被打錯針無不良反應 涉事護士暫停相關職務
發佈日期: 2025-02-20 23:00
港澳



天水圍母嬰健康院有護士為兩名嬰兒打疫苗時打錯針,衞生署指涉事嬰兒沒有不良反應。該護士被暫停注射疫苗職務。
事發在本周一,涉及下午四時至五時半的時段。當時天水圍母嬰健康院,有七名一個月至七個月大嬰兒,需接種乙型肝炎疫苗。
在全日服務時段結束後,職員按恆常監察機制,覆核疫苗紀錄時,發現用少了兩劑乙型肝炎疫苗,但就用多了兩劑肺炎鏈球菌疫苗。核對後確定,其中兩名嬰兒被打錯針。
醫護人員隨即聯絡七名嬰兒家長,向他們致歉,亦安排兒科醫生作詳細檢查。涉事嬰兒沒有不良反應,兒科醫生亦評估不會構成健康風險。
初步調查顯示,事件涉及人為錯誤,涉事護士暫停相關職務,不排除轉介護士管理局跟進。亦已責成所有健康院加強培訓,打針前要核對疫苗及病人資料。
有家庭醫生表示,打針前要做四個步驟,包括要有兩名醫護核對身份,若涉及兒童,就要一併向家長確認身份。之後還要檢查接種疫苗者,有沒有不舒服、過敏,核對疫苗接種紀錄,最後要確認疫苗正確、未過期,不排除今次是太忙出錯。
家庭醫生林永和說:「接種疫苗時,可能你會把一些疫苗,預先拿出來準備好,但若多於一種疫苗,同一時間準備,存放時可能你以為分開了,但有時忙中有錯。疫苗拆除包裝後,不同的疫苗外表均很類似,接種時混淆了又沒核對清楚,就有機會出錯。最理想狀況是,為一位幼兒接種時,才拿疫苗出來。」
他表示,兩款疫苗都適合嬰兒接種,即使額外接種多了疫苗,只會製造更多抗體。除非出現過敏,否則不會對身體有危害。相隔一段時間之後,就可補打未打的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