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東方:工業傷亡案法庭輕判成常態 / 明報:特朗普式和平弱肉強食
發佈日期: 2025-02-16 06:19
港澳



東方日報社論:本港工業傷亡個案不絕如縷,當中大部分原因跟現場安全監管不足、僱主輕視安全措施脫不了關係,惟當局對違例僱主的判罰非常輕微。縱使新修訂的《職安健條例》在二零二三年已經通過,最高罰款提高至一千萬元,但實際上每宗個案的平均罰款不足九千元,人命何價?
香港若然沒有這些基層工友作出貢獻,社會還能向前發展嗎?高高在上的官老爺若然有同理心,香港若然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不應該輕縱違法者。
明報社評:俄烏戰爭踏入三周年在即,美俄元首通電話,同意展開停火談判。和平有望無疑令人欣慰,但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停戰條件,有如帝國之間的政治分贓,引發廣泛爭議,當中包括要求烏克蘭接受近百分之二十國土被吞併的事實,以及用本國天然資源「彌補」美國軍事援助。
這些條件服膺特朗普狹隘的外交計算,不僅赤祼地把烏克蘭當作犧牲品,也把歐洲排除在與切身利益相關的重要決策之外。面對特朗普獨斷獨行,歐洲與烏克蘭不滿之情溢於言表,預示和談存在不少變數,中國對此也必須繼續保持高度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