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嘉烈醫院大腸桿菌感染群組】一文看清產志賀毒素常見感染來源及病徵
發佈日期: 2025-02-11 17:30
港澳



大腸桿菌是動物和人類腸道中常有的菌叢的一部分。大部分菌株都是非致病性的,但部分大腸桿菌可引致人類腸胃不適,當中以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尤其惹人關注。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由一組龐大多樣的菌株組成,這些菌株產生志賀毒素。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菌株大多能引致腹瀉,部分更能引致嚴重疾病。當中最為人熟識的是「O157:H7型」大腸桿菌,此型能使人患上出血性結腸炎(出血性腹瀉),和可致命的溶血尿毒症(破壞腎臟血管,繼而引致腎衰竭)。
除「O157:H7型」大腸桿菌外,包括O121在內的其他血清型大腸桿菌,也與人類感染個案爆發有關。然而,最新的科學資料顯示,確定某菌株的血清型後,也不能準確預測會否引致溶血尿毒症等嚴重後果。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通過進食受污染食物等途徑進入人體腸道,繼而依附在腸臟上皮細胞,並在腸道內釋放志賀毒素引致疾病。最近的評估指出,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菌株,是否有分別與依附能力相關和產生特定類型志賀毒素的基因,可用以估計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菌株的潛在嚴重性,從引致輕微的腹瀉、出血性腹瀉,到嚴重的溶血尿毒症。
【常見感染來源】
漢堡包的肉常與「O157:H7型」大腸桿菌有關,肉類表面的細菌會被帶到碎肉的內部,當碎肉未經煮熟時便會繼續存活。除牛肉外,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也曾引起其他食物爆發感染。
就爆發數據進行的分析發現,全球最常見的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來源是牛肉,其次是農產品(蔬果)和乳製品。為應對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的威脅,國際機構正在制定用以控制牛肉、生乳及生乳製成的芝士、綠葉蔬菜和芽菜中,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的指引。
【冷藏食物或沒有徹底煮熟】
消費者應注意,並非所有冷藏食物都已徹底煮熟或可供即食,受細菌污染的配料(如香草)或會存在於冷藏食物中。儘管如此,進食冷藏食物前,足夠的熱處理能減低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的風險。
志賀毒素有別於某些食源性致病細菌(如金黃葡萄球菌)在食物中產生的耐熱毒素,鮮有由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在食物中產生,除非食物已受到嚴重污染,到了會腐壞的程度。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若污染了冷藏食物,則在冷藏的環境下仍可存活。儘管某些冷藏食物看似已煮熟,消費者仍應查看食物包裝上的指示,了解食物在進食前是否需要翻熱或烹煮。
【注意事項】
.消費者須查看並遵從食物包裝上的烹煮或翻熱指示
.要徹底煮熟冷藏食物,以供安全食用,中心部分的溫度須達到攝氏75 度
資料來源:
《認識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重大食物安全問題》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評估組
科學主任莊梓傑博士報告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