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五成人認為麥理浩徑最具潛力成國際旅遊點 議員倡增行山徑飲水設施
發佈日期: 2025-02-10 19:01
港澳



政府在《旅遊業發展藍圖2.0》提出,加強推廣綠色旅遊產品,提升遠足山徑設施。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在行山徑,增設更多飲水設施和洗手間,讓行山人士有更好體驗。
全港129條行山徑,每年都吸引市民和遊客一展身手,順便欣賞自然美景,其中港島的龍脊,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亞洲最佳市區遠足徑」。
團體「青途」上月28日至本月7日,訪問了385名行山「發燒友」、越野賽跑手和遊客。當中五成人認為,全長100公里的麥理浩徑,最具潛力成為國際旅遊景點。其次,有兩成人選大嶼山鳳凰徑,一成五人就選擇港島徑。
另外,有近六成半受訪者認為,以紀錄片或宣傳影片推廣最有效;逾七半人支持推廣山徑的獨特自然景觀,其次是其歷史及文化故事。
調查亦發現,有一半受訪者認為行山徑的飲水設施不足,團體主席鄭泳舜建議增加。
民建聯九龍西議員鄭泳舜說:「始終香港的天氣比較熱,如果去到夏天時,有更多補水站,對於安全或各方面的體驗都會好一些。當然要同步教育市民盡量環保,要帶足夠的水和水樽。有水站都好,不用常常購買樽裝飲品。」
另外,亦有四成受訪者認為行山徑的洗手間不足,建議增加,方便行山人士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