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本港不足8%學童體能活動量達世衞標準 倡中小學引入新興運動

發佈日期: 2025-01-11 17:35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有調查發現,不足百分之8的本港學童體能活動量達世衞標準。體適能總會提醒,或會影響學童多方面發展。

日日運動身體好,香港學生學業繁重,有否足夠時間舒展筋骨?

戴同學表示:「我覺得(體育課)要延長多些,因為其實30分鐘又要去操場,需要些時間,可能延長至一小時會好些。」

文同學說:「我特別喜歡游泳,因為游泳令我很少生病,可以強身健體,一星期三次。」

世界衞生組織指標,學童每天最少要60分鐘、中等至高強度體能活動。不過,體適能總會調查發現,上年度不夠百分之8學童達標。而體適能表現明顯下降,其中手握力及坐低前伸柔軟度表現較以往差,亦不及中東及南亞地區,比內地的更差了兩成。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教授葉柏強指出:「小一、小二,體適能跟其他地區分別不大,所以不能只怪遺傳或體質因素。過去數年新冠疫情的確對香港小朋友體適能,甚至整體身體健康,產生非常壞影響。我們很擔心家長過分著重學術成績,很多時在復常後,只是集中補習,而且催谷語文及數學科目。」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稱:「你說發展如何(影響)?最多是跑得慢點、沒那麼好力,但其實近年很多數據告訴我們,這不只直接影響身體發展,甚至心智發展、學習能力、情緒管理,都跟體能活動量有關。」

研究又指,興趣是學生做運動的重要原因,建議中小學引入更多具趣味性的新興運動。

出席同場活動的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稱,鼓勵學校制定校本政策,安排更多體適能活動。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