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專題精選】1月4日至1月10日

發佈日期: 2025-01-11 16:00
港澳
【一周專題精選】1月4日至1月10日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世界觀》:暗示六代戰機?
● 近日陸續有中國新型軍備的消息和傳聞出現,其中解放軍一段宣傳片,被認為是暗示兩款新一代戰機。
➢點擊重溫


《世界觀》:加拿大「群龍無首」應對特朗普
● 杜魯多日前宣布,辭任加拿大總理及自由黨黨魁,外界不僅關注誰會成為接班人,還有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會否繼續加強施壓,甚至「經濟吞併」加拿大。
➢點擊重溫


《時事通識》:美國「洽購」格陵蘭
●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近期多次提及,有意收購丹麥自治區格陵蘭。其實特朗普並不是首位想收購格陵蘭的美國總統。在1867年,時任總統約翰遜購入阿拉斯加時,亦曾考慮買下格陵蘭。
➢點擊重溫


《新聞透視》:安全第一?
● 建造業界一直提倡「地盤零意外」,同時政府亦提高針對工業意外的職安健條例罰則,希望可以提升地盤安全。不過翻查勞工處資料,近年建造業每年發生約三千宗工業意外,每年約有20名工人死亡,為何各項措施都未能減少相關意外呢?近年政府工務工程必須引入建築安全設計,在設計階段已經融入安全概念,是否需要立法強制私人工程引入呢?
➢點擊重溫


《時事多面睇》:道路炸彈?
● 近年不時有電動單車在馬路上行駛,部分人更會左穿右插,如何加強執法呢?政府計劃規管電動輔助單車等,日後在單車徑上可以合法使用,但電動單車就繼續違法,兩者有何分別?
➢點擊重溫


《時事多面睇》:玩具可致癌?
● 近年市面上流行可擠壓塑膠玩具,但有測試發現,這類玩具大部分含有潛在致癌物「多環芳香烴」,部分大幅超出海外標準,在香港又有無相關規管呢?
➢點擊重溫


《星期日檔案》:年少心事
● 根據政府文件,香港學生自殺死亡人數在十年間增加近兩倍,2023年錄得32宗的至少十年高位。政府解釋是由於學生經過三年疫情,重返校園時面對適應困難導致。有調查亦顯示,超過六成受訪學生出現抑鬱表徵,以備戰文憑試的中六生最嚴重。成長路上充滿挑戰,學生壓力來源是否只源於學業?他們又希望別人為他們做點甚麼呢?
➢點擊重溫


《新聞掏寶》:考EQ
● 以往智商即「IQ」是衡量人類能力的重要指標,九十年代,有心理學家提出「EQ」即情緒智商。《新聞掏寶》帶大家回到1998年,看看EQ「登陸」香港初期,大家怎看這個新名詞。
➢點擊重溫


《四時養生》:蕁麻疹
● 春天忽冷忽熱,過敏體質人士容易誘發蕁麻疹,皮膚泛起一團團疹塊、紅腫發癢,還會在其他皮膚部位輪流出現。
➢點擊重溫


《最強生命線》:高膽固醇
● 高膽固醇血症是香港最多人有的一種慢性病,壞膽固醇過高無明顯病徵,通常要通過驗身才能發現,發現時很可能血管堵塞已經相當嚴重,有致命風險。
➢點擊重溫


《財經透視》:季度大比拼總結篇、咖啡市場
● 參加去年「季度大比拼」的三位投資專家,在港股同美股模擬投資方面成績如何?另外,咖啡期貨價格升至半世紀以來新高,成本增加,零售及批發商會怎樣應對呢?
➢點擊重溫


《探古尋源》:九龍醫院 (下)
● 有百年歷史的九龍醫院,蘊藏八座二級和兩座三級古典復興式及中西合璧式的歷史建築。今集《探古尋源》遊走大樓內外,了解其設計特色,和發掘仍被保留的舊物。
➢點擊重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