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收膠」下周改由綠在區區接收 政府強調不存在「雜膠」無人收

發佈日期: 2025-01-09 20:1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俗稱「中央收膠」,即由承辦商主動回收廢膠的先導計劃,下周六屆滿,之後改由「綠在區區」接收。政府強調不存在「雜膠」無人收,亦會要求負責處理的認可回收商,不能將廢膠丟到堆填區。

本港都市固體廢物中,第二多就是廢膠,為提升回收率,現時政府有兩個方式處理,包括2020年起推行俗稱「中央收膠」的先導計劃。由承辦商按要求,在沙田、觀塘等全港九個區,定時定點到屋苑等收集非工商業廢膠,再加工轉為塑膠原材料出售。另一個是市民將廢膠交到「綠在區區」再處理。

政府認為做法有重疊,決定本月19日起結束先導計劃,全部交由「綠在區區」處理,他們會跟屋苑商討收膠的時間,再交予認可回收商處理,現時有逾十間。

環保署助理署長黃智華說:「減少百分之24的成本,全港屋苑亦可按實際情況,跟『綠在區區』營辦商緊密聯繫,更靈活到屋苑收集,不單是廢塑膠,還有廢紙、金屬及其他回收物。」

對於有意見擔心,認可回收商未必如先導計劃的承辦商,將收到的廢膠轉為原材料,又或不收價值低的「雜膠」。當局強調要求大致一致,即棄置的廢膠,不可超過其處理量的約一成。

黃智華表示:「無論是先導計劃時代,抑或『綠在區區』接收後,向來都是廢膠有人收,不存在廢膠無人收。其實現時都在做,很多環保磚公司,收集的膠不只是膠樽,亦會收集非膠樽類型。收集到的廢膠,是不能直接送往堆填區。如果違反的話,下游回收商將被剔出核准名單。」

他稱會派員每月不定時突擊巡查,確保回收商跟足,而長遠會立例要求向回收商發牌,變相他們違反要負法律責任。又強調今次改變做法,不會影響廢膠回收率。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