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經管學院認為本港財赤成因多數屬結構性 應更積極控制財政

發佈日期: 2025-01-09 15:46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港大經管學院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認為財赤屬結構性,應更積極控制財政。

本財政年度預計有近千億元財赤,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認為,收入減少只是周期。港大經管學院發表新一份《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認為財赤成因大部分是結構性,建議主動調整財政政策,過分依賴賣地收入亦造成高風險。

港大經管學院院長蔡洪濱表示:「不是一個短期周期,一兩年、兩三年,就可以自發的能恢復,重新走向原來的、我們期望的經濟繁榮的狀態。」

港大經管學院金融學副教授劉洋說:「我們關注最近幾年,會發現雖然有一定周期性赤字,但結構性赤字是佔『大頭』。香港其實很難期待經濟復蘇自動解決財政赤字的問題。」

有會計師行估計,本港財政儲備會下降至不足6,400億元,只夠約十個月政府開支。港大經管學院認為,本港的儲備處於世界前列,認為仍然充足,長遠應拓展股票市場,以及創科、供應鏈管理服務等新產業,增加稅收。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指出:「經常說我們是『金融遺址』,又或我們的新股市場不及印度,但這些均是短期衝擊。深港通、滬港通,其實某程度上,東南亞股票市場與香港股票市場也可做好對接,容許當地股票市場買到香港的產品,亦在香港市場買到他們的產品,這不是難以想像的。」

他又建議改革公營房屋制度,包括將租金與住戶收入掛鈎,減少對政府的財政負擔。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