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賢指最終或須取締逾3萬劏房 學者料部分人被逼轉租床位
發佈日期: 2025-01-02 18:31
港澳
粵政府正就規管劏房諮詢,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可能有逾3萬個單位須取締。有學者估計更多,部分劏房居民可能會被逼轉為租床位,居住環境反而更差。 政府提出規管劏房的建議,設最低標準,包括面積不少於8平方米,亦建議要有窗,但不能向天井等。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南華早報》撰文,表示現時有11萬個劏房單位,有3.3萬個居住環境較差,應該被根除,當中只有部分是有潛質改建為及格居所。估計最終有約8萬戶劏戶單位可保留。她表示政府將循序漸進、謹慎計劃實施規管的時間表,包括法例年底生效後,設18個月登記期和24個月寬限期,認為已提供足夠時間、供業主改建單位及與租客商討。 有研究劏房的學者指,實際需取締的劏房會多於政府估算。估計簡樸房租金因需求多了,推高一至三成,部分人甚至被逼「向下流動」。 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助理教授陳紹銘說:「現實上可能有些業主會怕會否犯法,不如有機會牽涉有些環境問題,也會改裝,或有些一劏五,其中一間有問題,也要一併改另外四間。譬如一個人,是一萬或八千元月入的,根本不想付五、六千元租一個簡樸房,唯有租坊間床位。」 早前當局表示,劏房若位於高層,窗就算向天井或天井有通道,供大廈管理公司入內清潔,或可允許保留。測量師學會贊同可放寬,估計涉及二千多個單位。 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謝志堅表示:「我認為也應該要有個機制,在一些特別的情況下,若有一些酌情申請(寬限),可能工期未必主要的原因,可能要就租約期,反而怎樣可減少對租客的滋擾,反而會影響到(寬限)時間。」 規管劏房諮詢期到下月10日,政府表示會爭取今年內完成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