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指增發導遊牌照影響行業質素 旅議會倡設新制度培養行業專才
發佈日期: 2024-12-31 18:15
港澳



政府建議調整導遊制度,彌補業內人手短缺問題。有工會指,導遊因長期開工不足,因而轉行,增發牌照會影響行業質素。旅議會就指旅遊模式改變,需要新制度培養行業專才。
本港打造「無處不旅遊」,但前線接待人手未來幾年或現「缺口」。《旅遊業發展藍圖2.0》指,2028年旅遊業界欠近1.4萬人,建議改善導遊制度,包括讓導賞員銜接成導遊,推出「專項專牌」,就文化、生態旅遊個別範疇,分開發相關導遊牌照。
有導遊工會指,疫情時封關,不少人轉任清潔、保安;即使通了關,每月仍僅開工十多日,收入不穩定,令資深從業員大減,政府增發導遊牌照,將影響行業質素。
香港導遊總工會理事長黃嘉毅表示:「一個導遊難道只帶海洋公園,其他地方不用去?又違背現時『一團一導遊』的準則,旅行社組織團隊便要十多名導遊服侍這個團?認為人手不足,就加大牌照至一萬張、兩萬張,但是沒用的,始終持牌(導遊)願意回來行業,才可解決人手問題。」
旅議會指,旅客遊覽模式轉變,需要更多「專才」。
旅議會總幹事楊淑芬稱:「看傳統景點、購物的旅行團,模式改變了,這些團一直減少,所以這些導遊並不缺乏。已不是打張卡便算,懂得講解、專門帶深度遊的導遊是不足夠的,亦是其他導遊增值的動力。」
亦有學者認為,「專項專牌」不會與傳統導遊「爭飯食」。
職訓局酒店及旅遊學院課程總監黃家榮說:「我相信現時政府方向未必容許(『專項專牌』)在高鐵站、機場接團,導遊仍需人手帶團,只是帶到景點。一些讀歷史系的學生,在歷史、海防博物館內作介紹,他們較得心應手,內容較專業及準確,與一般導遊沒重疊角色。」
他又指,報讀導遊相關課程的學生近年大跌四成,期望新措施能吸引年輕人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