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多面睇】有學校被指無將資助用於特殊教育學童 團體倡監察公帑運用
發佈日期: 2024-12-20 22:48
港澳



政府每年為中小學提供津貼,支援特殊教育學童,但有小學教學助理指,學校未有用津貼聘請支援老師。有關注團體建議政府檢討如何監督學校運用津貼。
Maggie五名子女都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全部在主流學校就讀,她指曾經遇過有學校老師不願意幫小朋友轉介社工。
Maggie說:「當時被一個班主任拒絕,他覺得沒有問題,在學校看他沒事,會不會是家庭問題,可能要自己解決。直至過幾年,小朋友問題越來越嚴重,才願意轉介社工。」
為支援相關學童,政府每年向錄取了特殊教育需要學童的公立及津貼學校,提供額外「學習支援津貼」,資助學校聘請有專業培訓的支援老師或教學助理,及購買專業服務等。
有教學助理指,其就任的小學,有超過100名特殊教育需要學童,上學年獲發過百萬元資助,但學校運用津貼時無針對性。
小學教學助理May(化名)指出:「據我所知,是聘請本身教學科的老師,沒有專門聘請支援的老師,暫時特殊教育需要學童方面,只有兩個教學助理處理,很明顯遠遠不夠,而且我知道學校有錢剩下。」
學校每年要向教育局提交報告,評估相關津貼的運用,但毋須交代,用津貼聘請的支援老師有無特殊教育資歷。有關注團體指,當局應加強監察公帑的運用。
協康會行政總裁梁惠玲表示:「做一個比較全面的檢視,可以如何將融合教育,以至使用學習支援津貼,如何使用得更有效,可以收納更多廣泛意見。」
今個財政年度,政府投放在融合教育的開支達41億元,比2017/18年度增加近兩倍。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