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十個月錄874宗假冒官員騙案 涉款達14.2億元較去年同期多逾倍
發佈日期: 2024-12-12 13:02
港澳



今年首十個月,警方錄得874宗假冒官員騙案,涉款達14.2億元,金額較去年同期多逾一倍。
防騙宣傳不斷,但騙案不跌反升。今年首十月錄得36,405宗騙案,按年多百分之7,損失逾70億元。其中假冒官員騙案較去年同期多一成二,損失金額更倍增,最多一宗達2.6億元。
這類騙案三成受害人都是大學生,大部分是內地來港,化名K同學的她八月來港讀書,上月15日收到自稱入境處及內地公安電話,指控她在內地涉及詐騙及洗黑錢,需凍結戶口及限制出入境。
騙徒之後要求她交出50萬元人民幣作保證金,確保案件優先處理。受害人向父母聲稱要報讀博士,取得金錢後,獨自乘高鐵到廣州交錢予騙徒。
騙徒之後再聲稱她人身有危險,叫她到泰國曼谷暫避,不容許與他人聯絡。到上周五抵達曼谷後,每一、兩天按騙徒指示換酒店。騙徒又聯絡其父母,聲稱綁架了女事主,勒索一千萬元贖金,父母起疑報警。
警方透過國際刑警和中國駐當地使領館等幫助下,找回女事主。
K同學(化名)稱:「我來港入學時,已參加學校的防騙講座,同時收到警方提供的防騙資訊,但我以為自己不會遇到這些事,所以沒有留意細節。」
商罪科反詐騙協調中心警司李蔚詩表示:「內地學生新來港,不熟悉流程,特別擔心自己沒書讀,不能向家人取生活費,他們更相信騙徒手法。不少同學有接收防騙資訊,但他們仍相信騙徒是真的警察或公安,是未來重點方向。」
警方指騙徒近日又有新手法,稱為證明學生並非通緝犯,要求全裸核對,其後拍照勒索。警方指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受騙,可致電反詐騙協調中心的二十四小時防騙熱線尋求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