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多面睇】部分家長認購私校債券現追討糾紛 有議員倡當局應加強監管等

發佈日期: 2024-12-10 18:32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所謂學校債券,即是學校向家長借貸,要求家長在子女入讀時認購,資助學校進行基礎建設等等。有立法會議員認為當局應加強監管,為這類收費設定上限。

現時本港有約180間私立中小學,一般以自負盈虧模式營辦。有升學顧問說,部分名校債券,由數百萬元到過千萬元都有,家長和學校常常出現糾紛。

升學顧問李國浩說:「額外可以買到一些債券,不是確保有一個錄取的位置,只不過是給你一個優先權。有時可能家長會冤枉買了這些債券,但最終得不到錄取。」

有律師指,見過有家長因為心急幫子女入學,未看清楚條款細節就認購債券,到追討時才發現困難重重。

律師劉毅表示:「可能有部分真的是債券,有部分是建設的費用,有部分是不可退還的費用,有部分是學費。一次過聽下去,整個大數沒有分得很仔細去了解,可能他們追討時,以為追討整個大數。有些家長未必很精通外語,或者不精通債券寫成的語言,可能他們沒有看清楚條款。」

有立法會議員建議,當局應該根據學校經營情況,訂立認購債券的上限。

民建聯香港島東議員梁熙稱:「很自然向任何財務公司借錢,都要看自己的能力,收生情況、資金流,才去決定借多少錢給你。(教育局)是否可以根據他的辦學規模、收生情況、資金流來決定那條線,究竟可以募集多少債券呢?」

教育局回覆指,如發現私校運作或財務出現問題,會考慮暫停該校收取相關費用。如果學校未能履行合約條件,家長應循法律途徑追討,或者向執法部門舉報。

【相關新聞】多名家長報警指未能贖回私校60萬債券 校方認「欠債未還」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