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指政府靠發債度日或留「計時炸彈」 倡下調股票印花稅率吸引資金入市等
發佈日期: 2024-12-06 13:01
港澳



政府發行的基礎建設零售債券下午兩點截止認購。有學者指,政府為應付龐大的財政負擔,近年頻繁發債,認為最終或為香港留下「計時炸彈」。
為更好管理大型基建的現金流需要,讓惠及經濟和民生的項目早日落成,政府發行200億元基礎建設零售債券,保證息率有3.5厘,每手入場費1萬元。這批基建債將於本月十八日在港交所上市,可以在二手市場進行買賣。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較早前預計,今個財政年度財赤將高達1,000億元,大幅遠高年初估算逾一倍。
面對逾千億元財赤,近年政府頻頻發債,《財政預算案》預計每年發債規模,由上一年度的650億元大幅增加至1,200億元。而政府債券計劃借款上限,最新已經由3,000億元,提升至5,000億元,較2009年最初的1,000億元增加四倍。
有經濟學者認為,面對未來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等大型項目等的持續性支出,政府以借貸度日,利息負擔將大增,最終演變成「計時炸彈」,影響本港信貸評級。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說:「你一定要找方法將支出減低,一定要提升收入。若然不是,始終你靠發債度日,一定會有債務危機,遲早變成一個『計時炸彈』,這些不是所講的收入,只是會計上的變身方法,始終你要還本、支付利息,息口相對不是低,不是數年前的利息環境。你要考慮持續性發債,會否影響金融市場穩健,會否影響到未來評級。」
關焯照認為,發債並不是唯一紓困出路。他建議,政府可以考慮下調股票印花稅的稅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股市,並制定政策,集中吸引更多高端消費遊客,增加政府收入。同時亦檢討政府部門的開支,包括公務員編制以及薪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