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齡學童續減何君堯指有空間削教育支出 周文港倡「開源」應對財赤
發佈日期: 2024-12-03 18:31
港澳



面對千億財赤,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適齡學童人口持續下降,有空間削減一成教育支出。
教育、醫療及社會福利一直是政府三大主要開支,全部超過一千億,今個財政年度七千多億政府開支,分別佔近一成半至一成七。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適齡學童人口持續下降,教育開支有空間削減一成。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何君堯稱:「按我們的經驗,有很多中學收生的人數,根本早幾年還在說人數不足,強行將自己應該可以、三班合起來兩班來開,資源方面整合會更優勝時,你不做而故意維持三班就是浪費。」
高等教育方面,政府雖然沒有直接資助非本地學生,但存在間接補貼問題。根據教資會六月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2024/25年度全日制學士學位,每年學費42,100元,只收回成本的百分之12.5。推算培訓一個大學本科生,每年成本要逾30萬元。
同期非本地本科生,每年只是交14.5萬至18.2萬元學費,與成本之間相差至少15萬元,近日有意見認為應該收回成本。
內地留學生蔡同學說:「可以、不過最好不好加,香港比海外、其他國家便宜比較多,香港比較國際化。」
本地研究生羅同學表示:「我認為本地生及非本地生最好均加學費。」
根據2024/25年度的財政預算,資助大學的經常性撥款逾230億元。未來非本地生比例會增加至最多四成,如果非本地生加學費,政府撥款是否可以減少?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周文港指出:「我們的學士學位那部分,非本地生僅6,000人,而且很多院校也未收足,在學額方面。若你就算加學費也好,每年就算加一倍,每年額外收入也不超過10億元,這對於政府的財政也是無補於事,反而會影響我們發展整個留學香港品牌的進程。」
他認為教育是發展之本,希望政府盡量從「開源」方向減低財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