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擱淺亡】漁護署料死因涉帆布袋阻塞腸道等 團體倡找出海洋垃圾來源

發佈日期: 2024-12-02 13:0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漁護署指,在大嶼山大澳死亡的鯨魚,可能是因為帆布袋阻塞腸道,加上本港水域太淺所致。有保育團體指,海洋垃圾對鯨豚類動物影響特別大。

在大澳擱淺後死亡的鯨魚,解剖後發現消化系統內有88乘52厘米的大型帆布袋。漁護署估計鯨魚死因同帆布袋阻塞腸道,及本港水域淺有關。

漁護署助理署長(漁業及海洋護理)朱振華稱:「我們觀察到這條鯨魚偏瘦,可能有機會,牠有一段時間進食有點困難。最重要本身這種喙鯨是屬於深水地方,如果大澳,其實是十米或以下,這個生境完全不適合牠生存。」

海豚保育學會指,喙鯨等鯨豚類可能誤以為海上膠袋是食物。

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表示:「因為牠們本身喜歡的獵物,很多時大的魷魚、章魚,跟膠袋形狀大小可能會較接近。另外有研究發現,有機會是因為膠袋在海上漂浮時,會發出一些類似魷魚的聲音,令牠們較容易將膠袋當成喜歡的食物就吃了。」

他又指,帆布袋未必來自香港水域,估計喙鯨已吞食一段時間,建議漁護署嘗試找海洋垃圾的來源。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