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馬洲河套區深港創科園首期將落成 政府擬「無感通關」方便園區人員往來
發佈日期: 2024-11-20 18:30
港澳



落馬洲河套區深港創科園第一期即將落成入伙,政府提出要有創新便利通關模式,方便香港和深圳兩地園區特定人員往來,計劃實行「無感通關」。
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科園第一期人才公寓及兩幢生物科技實驗室,今年底落成。60間有意落戶機構,包括內地高校、大型實驗室等,已簽署合作備忘錄。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發表58頁河套深港科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組建以生命健康加人工智能(AI)為重點國際頂尖實驗室,積極引進海內外有代表性科技企業。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說:「特區政府將在河套香港園區推展InnoHK 2.0項目,重點支持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和初創發展。支持河套香港園區,建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並撥出20億元,支持Inno HK研發平台進駐香港園區,進行有關生命健康科技研發項目。」
綱要提出兩個階段性目標,2030年園區第一期生態圈有序落成,與深圳形成高效創新協同機制;2035年達至國際領先地位。在「一國兩制」及「一區兩園」基礎上,試行專屬人員、物資、資金及數據跨境流動措施,包括在東西兩側興建跨河行人橋,並會簡化科研物資和設備、出入境手續和審批程序等。
孫東表示:「以預先登記模式,輔以科技手段,把往來園區時間大幅縮減,從而實現『無感通關』。用於研究實驗目的內地資源,包括人類遺傳資源等。在安全可控及受監管情況,跨境到河套香港園區使用。」
孫東指新增的關口,只限深港園區相關事先登記人員使用,並非對所有人開放。入境人士可到園區外地方,逗留期間要遵守香港法律,相關政策由保安局制定。
他又稱與深圳達成合作,園區利用無人機運送物資,第一期大樓頂部已預留無人機起降點,推動低空經濟。至於園區二期發展,孫東指未有詳細規劃,要留有「戰略空白」,給予下屆特區政府發揮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