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國安法生效後首宗同類案件 由拘捕至判刑歷時逾三年
發佈日期: 2024-11-19 11:01
港澳



民主派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是《香港國安法》生效後首宗同類案件,亦是至今涉及最多被告一宗國安案件,由拘捕至判刑,歷時三年多。
整件案由港大法律學院前副教授戴耀廷提出的「真攬炒十步」開始,透過「初選」等機制,協調民主派陣營達至在2020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取得70席中的過半數議席,即所謂「35+」,繼而兩次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令特首辭職、港人罷工罷課等,引起當局血腥鎮壓,西方國家制裁中共,迫使政府回應「五大訴求」。
戴耀廷曾表示:「我們不會愚蠢到自己製造一個藉口給當權者,來取消參與這計劃人士的資格。」
協調期間,戴耀廷跟部分被告就是否簽署聲明,表明立場有分歧,最終其中三名被告,抗爭派的鄒家成、張可森及梁晃維發起《墨落無悔》聲明書,連同他們三人,尚有30多名被告有簽署,包括公民黨的楊岳橋等。
一連兩天的初選,最終在《香港國安法》通過後個多星期,如期舉行,有逾61萬人投票。
戴耀廷曾說:「我見不到如何符合到《國安法》第22條所說的非法手段,這些全都是《基本法》賦予立法會的權力。」
港澳辦、中聯辦之後發聲明,點名戴耀廷、民主動力等組織的初選是非法,公然挑戰《國安法》。被告區諾軒、時任民主動力召集人趙家賢,隨後一至兩天宣布退出後續協調工作,戴耀廷就稱「休息」。
立法會選舉最終因疫情延期一年舉行,警方國安處拘捕逾50人,其中47人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包括戴耀廷等31人認罪,16人不認罪,須開庭審訊。
最終本身是大律師的劉偉聰,以及前公民黨的李予信,獲裁定罪名不成立,其餘14人罪成。部分被告被捕至今一直還柙,已經超過三年。而律政司已就劉偉聰的無罪裁決提出上訴。
同案被捕的民主黨涂謹申、鄺俊宇等八人,至今未被起訴。國安處5月底曾稱,仍扣留他們的旅遊證件,以便留港受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