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室】早期肺癌篩查可增加存活率
發佈日期: 2024-11-11 23:30
港澳



肺癌如果能夠提早發現,可以增加治癒率。有見及此,中大醫學院於今年7月,推出為期一年的早期肺癌篩查計劃,為50至75歲非吸煙人士,及有家族病史的市民,提供免費篩查服務。
今年65歲的黃先生,由於爸爸因肺癌過身,令他覺得自己有需要做篩查,以求安心。
肺癌篩查計劃參加者黃先生稱:「我從小到大都不喜歡吸煙,所以我完全沒吸過煙,但是你知道在香港,你不吸煙,亦有許多機會吸二手煙,傷害性也是很大的,所以我都算是高危人士。」
黃先生接受的是「低輻射量胸腔電腦掃描」,這亦是目前醫學界證明能有效減低肺癌死亡率的肺癌篩查方法之一。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李兆澄表示:「如果我們用傳統電腦掃描照胸腔,輻射劑量會高些,同時亦會要求病人打顯影劑;如果我們只集中做肺癌篩查,可以用低劑量電腦掃瞄,輻射劑量大約是傳統的七分之一。」
今次篩查計劃還包括抽血進行基因分析,目的是確認肺癌是否由基因突變引起。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指出:「(腫瘤)位置我們用電腦斷層掃描,如要看有否擴散,就用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用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已大約得知有否擴散現象,能幫助我們知道它屬第幾期,但更重要的是,肺癌有很多種、有不同細胞,所以在顯微鏡之下我們要知道,亦希望拿到充足樣本,令我們能做詳細基因檢測,才能判斷最好的治療方法。」
經研究證實,對於基因突變引起的肺癌,標靶藥比傳統化療更有效。而目前在非吸煙的肺癌患者中,有約六成是與基因突變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