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生命線】大夫斷症:邪氣入侵 可致銀屑病

發佈日期: 2024-10-29 22:0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白疕,膚如疹疥,色白而癢。搔起白疕,俗稱蛇風。」
 
在中醫的角度,銀屑病又叫做白疕,是由於受到風寒、風熱和風濕之邪入侵,導致氣血不通,而引發皮膚損傷,亦相信與遺傳有關,而中醫師會根據皮膚的損害形狀,來區分銀屑病。

第一種是尋常型,患者的皮膚會出現白色的皮損,或是點狀的斑塊,刮它時會大量脫屑,最常出現在頭皮部和四肢伸側。第二種是膿皰型,患者好發於手和腳部,紅疹上有針頭般膿皰。

第三種是紅皮病型,患者在身上會出現一大片潮紅或紫紅色的斑塊,甚至會腫脹和脫屑。第四種就是關節炎型,患者有皮損的同時,亦會出現關節疼痛和變形。以上的類型有機會在患者身上同時出現。

浸大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助理教授勵莉說:「如果是紅皮病型的銀屑病患者,往往他是大關節,肘膝關節腫脹比較明顯,如果是尋常型的話,可能是好發於小關節,因為銀屑病對皮膚,最好發的部位是頭、面部,還有就是肘的部位。」

當風寒、風熱和風濕的邪氣入侵,亦都會為患者帶來痺症,令到關節屈伸不利。

勵莉指出:「因為有共同外來的邪氣,所以有時候會同時發作在同一個病人身上,當然銀屑病的病機來說,它有這個營衛氣血不足,就是虛弱的、虧虛的病機,有時候營血會濡養關節,會影響關節的功能,變得銀屑病長久而來,因為凝血不足,導致關節、筋脈失氧,而出現關節的疼痛或是屈伸不利。」

而中醫需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再處方適當的治療。

勵莉表示:「寒濕型的臨床表現,一般是尋常性的比較多,也就是說皮膚散在的,小的斑丘疹或是斑塊,顏色是偏淡或是淡紅,往往會有一些小關節的腫痛,或是屈伸不利。我們臨床上以驅風散寒為主,治療用獨活寄生湯加減來治療。還有就是血瘀型,血瘀型因為瘀血堵積,所以導致關節屈伸不利比較明顯,它的皮屑往往是色暗紅,顏色是暗紅的,我們在臨床上會使用桃紅四物湯來加減。我們因應銀屑病本身的病因病機來治療,當銀屑病改善的時候,他的關節症狀自然也改善。」

而針灸、艾灸和穴位按壓,都有助患者改善病徵。

勵莉稱:「對於風寒型的銀屑病患者,我們可以加一些解表的、有解表功能的穴位,譬如風池、曲池、合谷,以及加些肺經的穴位,調和營衛。」

冬天天氣乾燥,中醫師推介沙參玉竹湯,預防皮膚乾燥。

材料:
沙參 15克
玉竹 15克
黨參 10克
陳皮 3克
瘦肉 適量

煮法:煲約一個半小時。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