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與威院推一站式緊急中風診治模式 有助延長病人救治時間
發佈日期: 2024-10-14 00:15
港澳
粵中大醫學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推出本港首個一站式緊急中風診治模式,希望縮短中風病人由抵達急症室至接受手術的救治時間。 87歲的趙婆婆,四年幾內兩次中風。 中風患者趙婆婆說:「之前半夜三點,我跟孫在一起,她看見我『砰』一聲,就走到床下,慌忙把我抱住。」 趙婆婆最近一次中風,醫生採用低場磁力共振技術,讓她可以及時減輕病情。 中風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全港每年有逾萬宗急性中風入院個案,近八成屬於腦血管栓塞,可導致成年人永久傷殘。 現時在威爾斯親王醫院,中風病人由分流站開始計,到接受治療,大約需時30多分鐘。院方與中大醫學院,聯同北京天壇醫院,引入「一站式緊急中風診治」,即ESU模式,有助延長中風病人的救治時間。 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顧問醫生馬師浩指:「在新流程,病人到醫院後,全部都會在ESU一站式裡照顧,無論是腦科醫生檢查、低場磁力共振掃描,甚至溶栓療法,都是在同一個地方,大大縮減當中病人運送、等待檢查、覆核檢查,以及我們準備治療的時間。我們可以將磁力共振範圍縮小,掃描時間縮短至五分鐘以內。」 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孟霞表示:「大幅度將病人從到院和進行溶栓,或者血管類治療的時間縮短至20分鐘,和國際上現在推薦的60分鐘指標已經大大進行縮短,帶來更多寶貴的搶救時間。」 新引入的低場磁力共振,能更準確辨識中風病人腦內是否出現缺血情況。 馬師浩指出:「因為一般的電腦掃描,不能給予足夠的資訊,但是有核磁共振後,因為它有不同序列,除了能告訴我們是否出血,還能夠給予我們一個資訊、概念,何時中風。」 團隊以中大醫學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作為香港首個試點,開展為期18個月臨床研究,目標是完成200宗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