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據悉將推學生宿舍先導計劃 協助覓地及加快審批興建申請等
發佈日期: 2024-10-11 19:00
港澳



本地大學宿位供應不足,消息透露,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會推出「學生宿舍先導計劃」,包括協助覓地、加快審批興建學生宿舍的申請等。
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將香港發展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今個學年起,八間資助大學非本地生學額由最多兩成倍增至四成。這些學生來港後住哪呢?
有在港大攻讀碩士的內地生在港鐵奧運站附近租屋住,月租要1.5萬元。
非本地碩士生劉先生說:「自己租負擔頗大,所以我可能、譬如說在空閒時想辦法找一些,譬如說校園內的『iWork』,或做一些其他工作。」
就算本科生,四年大學生涯也只有三年有宿舍住。
非本地本科生蔡先生指:「出去租房畢竟比較麻煩,要自己找房子很多事情,住宿舍比較安全,價格房租也會便宜些。」
原本為本科生提供「四年全宿」的嶺南大學,新學年改為計分制分配;不屬於八大之一的都會大學,早前就以約10億元,購入紅磡一座酒店做學生宿舍。
有測量師行估計,本學年全港宿位短缺達到9,200多個,相當於每2.4名學生爭一個宿位,到2027/28年度,仍然要逾2人爭一個宿位。
據了解,新一份《施政報告》計劃推出「學生宿舍先導計劃」,為院校等提供一站式諮詢服務,包括協助覓地,加快處理、審批興建或改建成學生宿舍的申請。並支持透過合資或獨資模式,借助發展商等市場力量,直接向學生提供宿位。
港大今年招收逾1,200名非本地本科生,按年多約400人,已達到政府所定的四成上限,逾半來自內地,未來會研究與發展商合作,提供住宿。
香港大學學生事務長謝樹基表示:「我們其實也是兩條腿跑的,跟一些私人發展商,會否想到有一些不論是酒店或住宅、商廈也好,變成了一些可以給同學住的地方。」
他們期望政府增加資源,支援大學擴建宿舍,令學校可以收取更多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