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接觸淡水魚後染乙型鏈球菌個案增 醫生提醒養殖水或同樣帶菌

發佈日期: 2024-09-15 18:45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透過接觸淡水魚感染乙型鏈球菌的個案近日增加,由於病人分散到過十多個街市,可能涉及批發層面,衞生防護中心到批發市場抽樣調查,暫時未有結果。

在街市魚檔,魚販難以避免要徒手捉魚。來買魚的市民,部分亦會伸手挑選。

李太表示:「通常他們(魚檔)會提供些紙巾抹手、再回去洗手,都害怕(感染),總之盡量不要弄到。」

岑先生稱:「要中就會中、始終也是這一句,我日日都碰(魚),沒事就沒事、自己小心些。有傷口當然要自己先處理。」

今年感染侵入性乙型鏈球菌而住院的個案增多,上月至本月十一日就有27人,當中兩人死亡。全部病人均非從事魚販及養漁等相關工作,絕大多數個案,發病前均曾處理或接觸淡水魚。

病人曾到訪7區共14個街市,中心認為受影響的淡水魚,可能涉及批發層面,不排除會有更多街市出現感染,已聯同食環署加強清潔消毒。

防護中心提醒市民,如出現傷口發炎或發燒等病徵,應立即求醫。

有傳染病專科醫生提醒,養殖這些淡水魚的水,都可能帶有乙型鏈球菌。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認為:「尤其若你手部本身有傷口,當然相關從業員,相信一定要戴有質素的手套,避免真的會因接觸到活海鮮,刺傷時繼而受到感染。」

他又稱暫時所有個案不涉魚販等,情況不尋常,當局要追蹤調查。

曾祈殷又引述外國文獻,指如果患者未能獲得適切和及時的抗生素治療,死亡率可達三至五成。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