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局推公屋「幸福設計」指引 無提及提升單位面積
發佈日期: 2024-09-02 18:30
港澳
粵房屋局推出「幸福設計」指引,設八大範疇新標準,新落成或翻新公屋,建設時需參考和作設計依據。不過,居民想住大些的願望,暫時未能實現。 行政長官李家超曾經多次提到,希望施政令市民有「幸福感」、特別是公屋居民。怎樣才算「幸福」? 公屋居民洪女士表示:「對面是街市,落樓可以乘涼,那邊有公園,住在這也算幸福。」 被問到你覺得甚麼叫幸福?公屋居民蔡小朋友回應稱:「有大些的單位可住,設施有多些東西玩。」 公屋居民霍先生指:「當然是加大些房間。」 政府早前委任顧問團隊,訪問全港26條屋邨、三千名居民,訂出八大概念。分別是活力健康、綠色生活、樂齡安居、城市連結等。其中這張「社交座椅」,日後將設在新建或翻新屋邨大堂,方便不同高度的長者、幼童,坐低休息。買完菜「一袋二袋」,又要取信相當不便,日後信箱旁會加上掛鈎。 不少屋邨的綠化地帶會再做好,甚至增加大園圃。 其他改善工程還包括,在門口加上鮮明的標誌,又或在外牆髹上鮮艷的顏色,圖案會與居民一同設計。 日後投標的承建商「熟讀」指引、吸收得好的話,會增加中標機會。屯門顯發邨及業旺邨二期,將是首批「幸福設計」新屋邨。 舊邨翻新,資源又從何而來?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認為:「其實整個概念是資源整合,例如我們屋邨每五年有翻新計劃、做簡單的髹漆,十年有大型翻新計劃。我們本來預了資源作翻新,翻新時是否可引進年輕團隊、同事參與多些?」 不過,對於居民最希望提升面積,指引並沒提及。根據去年的報告,公屋租戶人均面積大約是148平方呎,遠低於鄰近城市,包括新加坡、上海及廣東,逾300平方呎的人均建築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