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掏寶】有「金」執?

發佈日期: 2024-08-22 22:0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提起「金」,不少人眼前一亮,希望「有金執」。不過提起這種「金」,很多打工仔都頭痛,擔心蝕多賺少,也有人怕有福沒命享。《新聞掏寶》帶大家回到二千年,看看強積金制度(MPF)生效前各方的憂慮。

保險公司營業經理梁志文表示:「我們這次主要希望多些香港市民了解強積金的作用。」

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師黃洪指出:「我們講了很多年了,從六十年代末,講到今年2000年,才有真正的所謂強制性公積金。這個才是實際上第一個、比較接近一個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據政府統計,現在350萬勞動人口,只有三分一享有法定或由僱主提供的退休保障計劃,其他三分二打工仔,他們並無有系統的退休保障計劃。那麼老一輩的老闆和打工仔,如何處理退休問題呢?

米行總經理唐學元說:「這些生意,每家都做禡,就是拜神。我們這些古老行業,每年年底,最後那個禡一定要到店裡吃、多大的事都要在店裡吃。因為你12月16日不在這裡吃呢,視作辭職。」

做米行生意的唐先生,每逢農曆初二、十六都會做禡,幾十年來都沒有改變。唐先生按農曆向員工支薪,每天還包兩餐,當作員工福利。做禡那天,菜還會豐富一點。

唐學元稱:「今晚做禡,有雞有魚。」

時移勢易,很多公司不再做禡,連員工兩餐都不提供。雖然唐先生保留四、五十年代傳統一套,但做禡這頓飯,主要是一批老員工留在那裡吃。這批老員工基本上都超過65歲,從十多歲進公司,替唐先生爸爸工作到現在。

唐先生說他會按傳統做,員工就算年紀大、手腳慢,當老闆的也不會叫他們退休。就算員工退休,他們還可以回店吃兩頓飯,甚至繼續支薪。

唐學元稱:「都照發薪水給他,他一輩子跟著你。現在他不是不想做,他年紀太大,其他環境不適合,交通上跑來跑去有危險性。所以不是叫他退休,你不需要做事,每天回來吃也很歡迎。除非他說幾年後我回鄉了,便給他一筆(退休金)。」

不過並非每個東主都一樣,退休最終有多少錢養老,過去法例並無條文保障打工仔。

今年初,強積金管理局向市民大眾開始一連串的宣傳活動,希望這個計劃得到僱主僱員的支持,順利在今年12月實施。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